何謂「生事之以禮;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」?

禮

媳婦懷孕了,懷孕有懷孕之禮,要懂得。什麼禮?做母親的人一定要曉得,母親起心動念影響胎兒,母親的情緒影響胎兒,母親的言談舉止影響胎兒。所以,一切都要端莊,你要以正面去影響胎兒,不可以用負面。懷孕十個月不能鬧情緒,不能發脾氣,那就開始,這叫胎教。一般大家庭,官宦之家懂得,非常重視,我們常講說富貴的家庭。到清朝亡國,到民國,民國初年還有,像我們住在鄉下,我們有看到的。

家有祠堂,祠堂是紀念祖先的,春秋、中元都祭祀。平常呢?平常這個祠堂就做為學校,家學,就是私塾,就是家學。學生就是這一家的,這個大家庭的這些子弟。小孩從六、七歲,聰明的、根性好的六歲上學,一般普通是七歲上學的多,年齡大的有十八、九歲的,都在一個教室,一個老師。老師真負責任,為什麼?老師是家長請的。如果祖父當家,祖父是家長,曾祖父當家,那就曾祖父是家長。他去請老師,跟老師要磕頭的。所以,對於老師真是尊師重道,老師答應了到你家來教,如果不負責任,他怎麼對得起你家庭?就是對不起你家裡祖宗。

小孩出生之後,自己要做出好的榜樣給小孩看,那個榜樣是什麼?你們學的《弟子規》就是的。這不是教小孩念的,不是教小孩背的,不是講給小孩聽的,是父母親做到,做給小孩看。小孩一出生,眼睛張開會看,耳朵會聽,他已經在開始學習,在模仿。所以紮根教育是什麼時候?小孩出生到三歲,一千天,這叫紮根教育。我們現在統統沒有受過教育,所以沒有根。沒有根,我們補習學這一點不管用,外面的誘惑,名聞利養一現前,馬上就變心了。這就是什麼?根不牢。甚至於你沒有認真去學習的話,你根本就沒有這個根。這是什麼?這是戒律的根。所以中國歷代,佛法在中國,無論是在家的、是出家的,出家是高僧,在家是高士,居士是高士,都有成就,是什麼?紮根的教育成功的。

節錄自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五四五集)2011/08/17

 

我們讀古禮,古禮裡頭最重要,六種禮第一個是祭禮,祭禮也叫吉禮,吉祥的吉,吉禮就是祭禮,祭祀。中國祭祀的對象是祭祖先,佛經經典裡面講鬼神,鬼神是講祖先,不是講別的,是祭祖先;不是自己祖先你去祭祀他,那就是諂媚巴結,與你不相干,你何必去巴結別人?祭祀祖先是天經地義,應該的。祭祀最重要祭神如神在,就是此地講的意思。主祭的人稱為齋公,就是齋戒祭祀的時候主祭的人稱為齋公;你就想「齋」是什麼?齋戒;在祭祀的前三天,主祭人要齋戒。齋是什麼意思?齋是修清淨心,要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,主祭人要閉關三天,這麼慎重;這三天不見客,一切事物統統放下,這三天在一個小房子裡面,飲食有人送來、有人照顧,跟閉關一樣。三天當中幹什麼事情?想,因為他祭祀他自己的父母祖先,想他父母祖先生前的生活狀況,我們佛家講觀想,要把他想來,然後祭祀的時候就有感應;三天三夜想他祖先在世的時候音容一舉一動,這思念。所以在行祭祀的時候彷彿聽到聲音,彷彿見到形狀,這個祭祀才有效果。哪裡像現在的祭祀,亂心,根本就概念都沒有,到那裡去行個禮表示一下,一點誠意都沒有,完全是在表演做樣子,他怎麼會有感應?

佛法比我們中國祭典更要重視,七天七夜,一日到七日,中國主祭人才三天,齋戒三天,佛法講七天。所以「莫退初心,聞名見形,瞻禮供養」,供養是淨心供養,不在乎這些物品,恭敬心就是供養;要用我們平常的話來說,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這是供養。由此可知,供養不在這些供品,不在這個,那是形式不重要。形式是盡心盡力去辦,不必去講求,不必過分,隨分隨力,表我們的誠意敬心。實在自己家裡很清寒、很貧困,供一杯水就夠,我們的誠敬都表達了。如果一定要做好看,充場面,到外面去借貸來辦這些供品,錯誤的,你的祖先決定不希望你去負債,我們負債來供養這是不恭敬,大不敬。為什麼?你的父母祖先看到這個樣子憂心擔心,你負這種債務將來怎麼償還?無債一身輕,自己隨分隨力盡心供養,究竟圓滿,要懂這個道理,佛法裡頭尤其是講求。一切供養當中法供養為最,法供養裡面第一個依教修行供養,想到父母祖先對我們教訓是什麼?我們有沒有做到?我們學佛,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誨,我們有沒有明白、有沒有記住、有沒有奉行?這是真正的供養。「聞名見形」都是提示,聽到地藏菩薩的名號,想到這部經典裡面所有的教誨,不單單是這句名號就算了,不是的,名裡頭有意,意裡頭有理有行,這正是大乘佛法裡面所講的「一即一切」,一個名就把整個佛法包容在裡面。不僅僅是「大方廣」,阿彌陀佛的名號包容一切,任何一個佛菩薩名號都包容一切,所以「一」不是定一,一是任何一。不僅是佛法,世法也不例外,哪一法不圓融一切法?法法皆圓融,這才說到真實處,說到究竟處,這樣子我們才知道怎樣叫「修敬」,我們今天念佛堂就是修這個法門。最重要不退初心,初心可貴,古人常說「初發心,成佛有餘」,但是一般人為什麼不能成就?初心保不住,初心是真心,時間久了他就疲倦、就懈怠,厭倦了,心就變了。縱然去修,都是形式,那一份真誠沒有,所以效果收不到。此地的供養特別要了解,供養是如教修

節錄自 淨空法師主講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(第四十五卷)

 

五常就是中國人做人的道德標準: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。在佛法裡講就是五戒,不殺生是仁,不偷盜是義,不邪
行(不邪淫)是禮,不飲酒是智慧,不妄語是信。五戒、五常,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。

禮是生活規範,是社會秩序,禮是有節度的,不能夠超過也不能不及,也不能不到。儒家講的禮,是古聖先賢、祖宗傳下來的教誨。禮的本質(內在精神)就是恭敬、謙卑,表現在外的身口意(三業),自然就現出尊重恭敬別人的相,這就是禮。所以禮是以心為根本。古人講「誠於中而形於外」,內心有誠敬,外在身體自然表現出禮。禮之本——恭敬心,恭敬心是我們本性,是自性中的性德,本有的。學禮的目的就是恢復恭敬心,「禮者,敬而已矣」。

在佛教到中國來之前,中國古聖先賢把禮敬擺在第一條,謙卑是基礎,沒有謙卑什麼都不能建立。所以從謙卑開始奠定基礎,然後學敬愛別人,從內心真正敬愛、尊重、關懷、照顧、幫助眾生。

《曲禮》第一句就講「毋不敬」;在佛法講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,所以禮敬要遍法界虛空界,就如普賢菩薩「禮敬諸佛」一樣地謙卑恭敬。對一切人、事、物都不能夠失禮、失敬,這是成佛成聖賢的大根大本。中國聖人跟佛菩薩的觀點一樣,真正有學問、有德行的人沒有驕傲,沒有別人不如我的想法,只要有人請教,無論是什麼身分的人,上自國王大臣,下至販夫走卒,他們都親切教導。可見聖賢們平等的恭敬心。

「禮」,是有節度的,不超過也不能不及;它給的水準,是剛剛好的,可以欣賞,可以享受,不至於氾濫。佛法講「十善業道、三皈五戒」,其中有淺有深,最淺的人天法就是節制,不至於造成災難!中品十善就保人身,上品十善生欲界天。

往大處、往深處講,它是無上菩提的基礎,所以有這些基礎,能深明因果,雖有習氣,煩惱沒斷,但能控制,能止得住,不會太過分,這就是合禮,是名符其實的賢人君子。沒有節度,基礎不能向上提升,人都做不好,怎麼能作佛、作菩薩?

作為弟子,想成就學問,無論是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先學規矩。所謂「不依規矩,不成方圓」!規矩在佛就是戒律,在儒就是禮;禮是社會大眾生活的規範,人人都要遵守。禮的條文是隨著時代而修訂的,適合時代。

古禮,每個朝代,日常生活的禮節,祭祀祖先的禮節,賓主相見的禮節,婚喪喜慶的禮節,都訂得很清楚,一定要照著做才不失禮,不照做就不懂禮。譬如人跟人相見面,在古禮行最敬禮,就是三跪九叩首,這是最恭敬的禮節;現在最恭敬的禮節是三鞠躬,不一樣了。

從滿清亡國之後,一直到現在,將近一百年沒有禮樂。比如父母過去了,喪禮怎麼辦?披麻帶孝,那是滿清的禮。國家沒有制禮作樂,怎麼做都對。這在將來史學講這叫亂世,沒有規矩。從前朝代,歷史上有他的史,那什麼原因?他制禮作樂,就是說他的政治上軌道。沒有禮樂,就是始終還沒有上軌道,還在摸索。

中國這一次的亂,在歷史上來講時間是最長的。我們讀中國歷史,知道中國這兩千多年當中,任何一個朝代建立,帝王都要重新制禮作樂來教化人民,一般頂多是五年,國家一定就公佈禮樂,全國必須要推行,人人都知道守規矩,所以中國古時候是禮治,不是法治;法治是強迫性的,禮治是從內心裡的悅服。

中國自古以來的標準:道、德、仁、義、禮,禮是底線。有禮社會就有秩序,大家心理都安,都能委曲求全。「全」是圓滿,是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、人民幸福。自己受一點委屈,得到圓滿,值得!不肯委屈,圓滿就得不到了。所以一定要有禮,禮能安心。如果沒有禮,就沒有規矩,社會不會安定,人民不知道怎樣做對,怎樣做不對。就像車行走有軌道,有軌道很舒暢。軌道沒有了,車輛橫衝直撞,局面就亂了。

禮是人類區別於禽獸的標誌,禮是文明的象徵。古人曰:「凡人之所以為人者,禮義也」。如今,人和動物的區別,就在於人有禮,禮是我們做人最低的標準。禮是起到預防、防禦的作用,是治未病,法律是手術開刀,是治已病;禮是讓我們自覺的維護道德,到了法律,是已經完全違背了道德、道義,所受到的制裁。

所以學禮,不是約束、要求我們,而是在成就我們做人的美德,成就我們的德行和學問。禮沒有了,完全是爭利。現在這個社會沒有禮,都在爭利,天下大亂了,防線都沒有了。內三毒,外誘惑,人失去了人的軌道,那跟餓鬼、地獄、畜生就沒有兩樣。

沒有禮,儒就沒有了,學儒就變成儒學。秩序沒有了,規範沒有了,所以現在學禮很難,只有找古禮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是最淺顯的禮節,是基礎。禮治的基礎是教學,人人能夠懂得忠孝節義,從這裡下手,能自度度他,禮治就可以落實,這樣,才能夠幫助社會安定,幫助世界走向和平。

節錄自 淨空老法師儒家之仁义礼智信講演集